ETF本身无法直接“买跌”(即做空),但投资者可通过以下间接方式实现类似效果,需注意不同方式的操作门槛和风险:
1. 做空ETF
操作原理:通过融资融券账户借入ETF份额卖出,待价格下跌后低价买回归还,赚取差价。
条件要求:需开通融资融券权限,账户资产需满足 50万元 门槛,且具备 6个月以上交易经验 。
风险:需承担保证金追加风险及市场波动风险,适合有经验的投资者。
2. 买入反向ETF
特点:反向ETF的收益与跟踪指数走势相反,例如某指数下跌1%,反向ETF可能上涨1%。
适用场景:适合短期对冲市场风险,但需注意杠杆损耗及长期持有成本 。
3. ETF期权
操作方式:购买看跌期权(Put Option),支付权利金后获得以约定价格卖出ETF的权利。若ETF下跌,可通过行权或平仓获利。
优势与风险:杠杆效应可能放大收益,但期权时间价值衰减较快,需精准择时 。
4. 二级市场逢低买入
策略:在ETF价格下跌时买入,待反弹后卖出。
适用性:无需复杂工具,但依赖对市场趋势的判断 。
二、ETF的A类与C类如何选择?
A类和C类属于同一基金的两种份额,主要区别在于 费用结构,选择需结合投资期限和资金规模:
1. 费用差异
A类:收取 一次性申购费(通常0.5%-1.5%,大额可低至0.1%),无销售服务费,赎回费随持有时间递减(一般持有≥2年免赎回费)。
C类:无申购费,但按日计提 销售服务费(年化约0.4%),赎回费通常较低(持有≥7天或30天可免) 。
2. 选择策略
短期持有(≤6个月):选C类,避免高额申购费。例如投资10万元,C类持有半年的销售服务费约200元,而A类申购费可能达600-1200元 。
长期持有(>1年):选A类,因一次性申购费被长期分摊后成本更低。例如持有3年,A类总费用约0.1%-0.3%,C类累计费用约1.2% 。
大额资金(≥100万元):A类申购费率可能降至0.1%以下,长期成本优势更明显 。
3. 其他考量
流动性:A类通常交易量更大,适合大额资金进出 。
定投选择:若计划长期定投,A类更优;若频繁调整仓位,C类更灵活 。
买跌:需通过衍生工具或反向ETF间接操作,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的投资者。
A/C类选择:短期选C,长期选A,大额资金优先A类。实际决策时,可结合具体基金的费率细则计算临界持有天数(通常约6-10个月)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