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实践,推荐股票并收取费用的行为是否合法、是否可信,需结合资质、操作方式及具体案例综合判断。以下为关键分析:
一、合法性分析:资质决定性质
1. 无资质荐股属违法行为

根据《证券法》第171条,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个人或机构推荐股票并收费,属于非法经营证券业务,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诈骗罪。例如,网络平台上的“荐股大师”或投资群若未备案,其收费行为即涉嫌违法。
若荐股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、诱导交易(如承诺“稳赚不赔”),可能进一步触犯《刑法》中的诈骗罪。
2. 持牌机构可合法开展业务
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(如深圳市国诚投资)可合法提供股票分析服务,但需遵守禁止代理操作、分享收益等规定。这类机构通常通过投资者教育而非直接荐股盈利。
二、风险提示:收费荐股的常见骗局
1. 虚假承诺与诱导缴费
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、直播或群聊发布“高收益截图”,以“内部消息”“AI选股”为噱头吸引用户缴费,实际推荐的股票多导致亏损。例如,2024年广州王女士被上海某公司骗取2.68万元服务费后亏损8万元。
2. 虚拟盘与伪造资质
部分机构使用虚假交易软件伪造盈利记录,甚至冒充正规券商员工,投资者资金实际未进入真实市场。例如,重庆某诈骗团伙通过伪造APP骗取3000余万元。
3. 分阶段收费与拉黑失联
常见套路为:先以低价服务吸引用户,再诱导升级高额会员,最终推荐劣质股票后失联。
三、如何辨别真假与维权建议

1. 核实资质与备案
合法机构需在证监会官网(www..cn)公示资质,且不得承诺收益。投资者可通过“证券业协会”网站查询从业人员资格。
2. 警惕异常宣传话术
凡声称“稳赚不赔”“涨停股包赚”均属违规。正规投顾服务以风险提示为主,不保证收益。
3. 维权途径
举报:向证监会(12386热线)或公安机关报案,提供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证据。
民事诉讼:若已损失,可起诉要求赔偿,但需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行为。
四、是否可信?
合法持牌机构:理论上可信,但需注意其服务是否合规(如不代操作、不承诺收益)。
无资质个人/平台:极大概率是骗局,风险远高于收益。
建议:投资者应提升自身分析能力,选择正规渠道(如券商研报、持牌投顾),避免依赖收费荐股。如遇疑似诈骗,及时保存证据并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