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适应症
1. 甲状腺良性疾病
单纯性甲状腺肿:出现压迫症状(呼吸困难、声音嘶哑)、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、胸骨后甲状腺肿、怀疑恶变或合并甲亢(Plummer病)。
甲状腺功能亢进(甲亢):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发性甲亢、继发性甲亢(如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)、腺体大且伴压迫症状者。
甲状腺腺瘤或囊肿:体积较大、多发性腺瘤或怀疑恶性变。
2. 甲状腺恶性肿瘤
分化型甲状腺癌(如状癌、滤泡状癌):需全切或部分切除。
微小甲状腺癌:肿瘤直径<1cm且无淋巴结转移。
复发或转移性癌:需二次手术清除残留组织或转移淋巴结。
3. 其他特殊情况
妊娠期甲亢:妊娠中期(4-5个月)需快速控制症状时。
慢性甲状腺炎(如桥本病):伴明显压迫症状或恶变可能。
二、禁忌症
1. 绝对禁忌症

合并严重心、肝、肺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者。
甲状腺未分化癌伴广泛转移或与颈部大血管粘连。
2. 相对禁忌症
青少年患者:弥漫性甲状腺肿或轻症甲亢,优先药物治疗。
术后复发:二次手术风险高(如神经损伤、瘢痕粘连)。
妊娠晚期:增加早产风险,建议分娩后手术。
甲状腺二次手术的意义及适用情况

二次手术指初次甲状腺切除术后因复发、残留或并发症需再次手术,常见原因包括:
1. 初次手术不彻底
残留甲状腺组织或癌细胞(如甲状腺癌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)。
初次淋巴结清扫不彻底,术后发现转移。
2. 疾病复发或进展
甲状腺癌局部复发或新发结节。
良性结节恶变或甲亢复发。
3. 术后并发症处理
出血、感染或喉返神经损伤需紧急干预。
4. 病理结果调整治疗方案
初次术中冰冻病理未明确,术后确诊恶性需扩大切除范围。
二次手术的风险与挑战
解剖结构改变:瘢痕组织增加分离难度,易损伤喉返神经或甲状旁腺。
功能影响:全切后需终身甲状腺激素替代,部分患者需补充钙剂。
复发控制:侵袭性癌(如髓样癌)可能需多次手术。
新技术应用
腔镜二次手术:经口腔前庭入路可减少颈部瘢痕,但需严格筛选适应证(如肿瘤≤2cm、无广泛转移)。
甲状腺手术需严格评估适应证与禁忌症,二次手术多因疾病复发或初次治疗不足,需权衡风险与获益。术前需完善影像学(如超声、CT)和功能评估,术中需精细操作以减少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