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棉花期货最新实时行情—棉花主力
截至2025年3月26日,美国洲际交易所(ICE)棉花主力合约(代码:CT)呈现震荡偏弱格局,价格围绕65美分/磅中枢波动。3月25日收盘价报65.13美分/磅,较前一日下跌0.44%,较3月中旬67美分的高点回落约3%,反映出市场对供需平衡的谨慎预期。当前棉价走势既受到南半球新棉上市压力、北半球种植季天气扰动的影响,也与中国纺织业需求复苏节奏、全球货币政策调整等宏观变量深度交织。
一、价格走势与市场波动
技术面与资金博弈
近期棉花期货呈现“涨跌交替”的震荡特征。3月11日,ICE棉花主力合约最高触及67.07美分/磅,但随后受巴西棉花装运量同比激增107%的冲击,价格回落至65美分附近。截至3月24日当周,CFTC持仓数据显示投机者净空头持仓减少5501手至71094手,表明部分空头资金获利离场,但整体市场情绪仍偏谨慎。从技术形态看,65美分/磅已成为多空争夺的关键支撑位,若跌破64.5美分(3月24日低点),可能触发新一轮抛售压力。
现货市场联动效应
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,3月20日当周美国棉花现货均价为62.97美分/磅,环比上涨0.14美分,但较去年同期下降27.6%。现货与期货价差持续倒挂,反映出现货市场流通量偏紧与远期供应宽松的矛盾。值得关注的是,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棉花进口国,其3月20日3128皮棉到厂均价达到14896元/吨(约合103美分/磅),内外价差扩大至38美分,或刺激国际棉价补涨。
二、供需基本面解析
全球库存周期转换
USDA最新报告显示,2024/25年度全球棉花期末库存预计增加40.4万吨,主要因印度产量上调21.8万吨、中国消费下调10.9万吨。不过短期库存压力有所缓解:截至3月21日,中国棉花商业总库存环比减少9.24万吨至465.12万吨,新疆地区库存降幅达2.17%。与此巴西2月棉花出口量达27.46万吨,同比增6%,印证南美新棉上市对国际市场的冲击。
种植季天气扰动
北半球春播已拉开序幕,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干旱威胁。截至3月25日,该州棉花种植进度较五年均值落后15%,若4月降雨未改善,可能影响播种面积。中国新疆地区因雨雪降温天气推迟春播,但2024年新疆棉产量已达641万吨,同比增15.3%,长期供应充裕。天气风险溢价与丰产预期的博弈,成为左右棉价波动的重要因子。
三、宏观政策与经济环境
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
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,但暗示若通胀受关税影响持续高企,可能推迟降息。美元指数跌至5个月低点,理论上利好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,但巴西雷亚尔同步走强削弱了美棉价格竞争力。人民币汇率方面,中国央行3月25日将中间价调升32个基点,汇率弹性增加可能影响纺织企业进口决策。
贸易政策不确定性
特朗普拟实施的关税政策对市场形成长期压制。美国农业部通过ECAP计划向棉农提供84.7美元/英亩补贴,试图缓解贸易摩擦冲击。但从产业链看,2025年1-2月中国棉纱进口量同比降12.3%,反映下游企业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。若中美关税壁垒升级,全球棉花贸易流向或将重构。
总结与展望
当前ICE棉花主力合约的震荡行情,本质是“弱现实”与“强预期”的角力。短期来看,南美新棉上市、中国去库存放缓及宏观政策不确定性,仍将压制价格上行空间;中长期则需关注北半球种植天气、纺织业需求复苏及全球货币政策转向节奏。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以下指标:1)4月USDA种植意向报告;2)中国纺织企业原料补库力度;3)得克萨斯州干旱监测数据。未来三个月,棉价或维持60-68美分/磅区间波动,突破需依赖超预期天气风险或大规模政策刺激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本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