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杠杆ETF的运作机制与归零风险
杠杆ETF(如两倍或三倍做多/做空)通过衍生品工具(如期货、期权等)实现每日追踪标的指数收益的倍数波动。其核心风险在于复利损耗和市场波动的综合作用:
复利损耗:杠杆ETF的收益基于每日复利计算,若市场剧烈震荡(例如指数先涨后跌),长期持有的实际收益可能远低于预期。例如,若指数连续4天涨跌10%,三倍杠杆ETF的净值可能亏损17.2%,而指数仅跌2%。
极端下跌:理论上,杠杆ETF的净值可能因市场持续下跌而无限趋近于零,但不会完全归零。例如,美国标普500两倍杠杆ETF(SSO)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最大跌幅为85%,而非归零,原因是其每日平衡机制会动态调整仓位,避免杠杆比例失控。
监管限制:部分市场对杠杆ETF设有清盘机制(如台湾地区规定净值低于发行价的10%时下市),但未达阈值前仍可存续。
2. 杠杆ETF的适用场景
单边行情:在持续上涨或下跌趋势中,杠杆ETF的复利效应可显著放大收益(如TQQQ在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涨幅达1046%,远超纳指100的152%)。
短期交易:高波动或震荡市中,杠杆ETF更适合短线操作,避免长期持有导致的损耗。
二、关于ETF是否会被主力割韭菜
1. ETF被操纵的可能性
ETF本身具有高透明度和流动性,但特定情况下仍可能成为操纵目标:

小规模或流动性差的ETF:规模较小的行业ETF或冷门品种更容易被资金短期操控。例如,某些机构通过高频交易或账户对倒影响ETF价格,变相套利。
衍生品关联操作:主力可能通过操纵ETF成分股或相关衍生品(如期权)间接影响ETF价格,例如利用ETF与成分股的价差进行套利。
2. 历史案例与监管打击
国内案例:2015年A股市场曾出现多起ETF操纵案,如东海恒信通过账户对倒操纵180ETF,交易金额超3000亿元,最终被罚没2.7亿元。
国际案例:美国反向杠杆ETF(如三倍做空标普500)曾因长期下跌亏损99.99%仍存续,散户若盲目抄底可能被“收割”。
3. 散户防范策略
选择流动性高的宽基ETF:如标普500、纳指100等宽基指数ETF,流动性强,操纵难度大。
警惕高溢价合约:尤其是临近到期的虚值期权或杠杆ETF,价格归零风险较高。
关注持仓透明度和费率:高管理费或复杂衍生品结构的ETF可能隐含额外风险。
1. 杠杆ETF不会归零,但长期持有可能因复利损耗和市场波动导致巨额亏损;适合短期单边行情交易。

2. ETF可能被主力操控,尤其是小规模或结构复杂的品种,但宽基ETF风险较低;投资者需关注流动性和监管动态,避免盲目跟风炒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