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整体薪酬下降趋势
2023年数据:在披露关键管理人员薪酬的13家期货公司中,10家公司的高管薪酬总额较2022年下降,部分头部公司降幅显著。例如,海通期货高管薪酬总额从2022年的2004.08万元降至2023年的638.97万元,降幅达68%。南华期货尽管2023年净利润增长63.82%,但高管薪酬总额仍同比下降10.82%。
行业背景:期货行业普遍面临“增量不增收”的困境,客户资金以机构为主,利润空间被压缩,叠加政策对程序化交易的规范,导致公司净利润下滑,进而影响高管薪酬。
2. 头部公司与中小公司差距显著
头部公司薪酬:2023年,永安期货以1320万元的高管薪酬总额居首,其次是南华期货(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排名靠前)。A股上市期货公司高管平均薪酬为979.4万元,显著高于新三板公司的430万元。
评级与盈利关联:AA级期货公司(如永安期货)高管薪酬平均1042.34万元,A级公司平均570.79万元,BBB级公司仅252.87万元。薪酬水平与公司评级、净利润呈正相关。
3. 与券商行业的薪酬差距

券商对比:2023年,永安期货管理层薪酬1320万元,而同等营收规模的证券公司(如广发、中信建投等)平均管理层薪酬达2922.85万元,差距超一倍。券商的高盈利能力(平均净利润51.57亿元 vs. 永安期货7.29亿元)是主要原因。
行业特性:期货市场客户规模和资金体量远小于证券行业,且竞争激烈(150家期货公司 vs. 约140家券商),导致利润空间有限。
4. 薪酬结构及激励方式
考核机制:部分公司通过优化薪酬结构提升激励效果。例如,长江期货通过“考核兑现拉大差距”增强优秀员工获得感;鲁证期货建立分序列薪酬体系,结合绩效考核政策吸引人才。
市场化定价:头部公司更倾向于高薪吸引复合型人才,如金融科技、量化交易等领域,部分岗位年薪可达百万。
5. 未来挑战与调整方向

行业瓶颈:期货公司增收面临客户结构单一(机构占比高)、传统经纪业务成本高、创新业务(如场外期权、资产管理)尚未规模化等挑战。
人才策略:需平衡短期降本与长期人才储备。例如,东吴期货提出“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可持续发展平台”以留住人才。
过去三年,期货公司高管薪酬整体呈下降趋势,头部公司虽薪酬较高但差距显著,且与券商行业相比仍有较大落差。行业盈利压力、客户结构及政策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。未来,薪酬设计需更注重市场化激励与长期业务转型的协同。